重返白宫后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比之前更加频繁,频繁更新内容弘大速配,发表个人看法。这种做法和历任美国总统截然不同,显得尤为突出和另类,甚至巴西总统卢拉也忍不住公开批评特朗普,表示:“在当前动荡的全球局势中,作为美国这样的大国总统,应该更加谨慎地选择言辞,少些上网,多履行作为国家元首的职责。应该更多思考自由贸易、多边主义和和平问题,而不是每天在媒体上看到充斥着那些令人厌恶的攻击言论。”
由于特朗普常常言辞不加节制,且言论前后不一致,许多人戏称他为“特不靠谱”。这种调侃虽然轻松,但如果因此认为特朗普无心机、不具智慧,那可真是大错特错。这次伊以冲突爆发前,以色列希望美国能够与自己一道,联合对伊朗采取更强硬的军事行动,但特朗普却明确拒绝了,他表示美国不会直接卷入这场冲突。当时,美方和伊朗就核问题在阿曼已经开展了多轮谈判,且很快就将迎来下一轮会谈。特朗普一直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伊朗的核问题,而不愿意轻易动用军事力量。考虑到美国的财政状况,国债已经突破了36万亿美元,特朗普自然不希望再增加军事开支。因此,他并没有选择武力介入伊以冲突。
然而,随着伊朗展开反击,以色列的反导系统逐渐被消耗殆尽,已经无法全面拦截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。在这种局势下,以色列似乎已经岌岌可危,特朗普最终不得不出手,用巨型钻地弹轰炸伊朗深藏在地下的重要核设施,并声称这些设施已经“被完全摧毁”。
展开剩余66%然而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随即报道称,特朗普对于这次空袭的战果有所夸大。美国中央司令部对B-2轰炸机空袭福尔多核设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估,结果显示这次空袭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。伊朗的铀浓缩库存并未受到销毁,核设施的离心机基本完好无损弘大速配,空袭只是将伊朗的核计划推迟了数月。
紧接着,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穆罕默德·伊斯拉米发表声明称,尽管面临攻击,伊朗已经采取了必要措施,确保其核项目能够持续进行。此外,伊朗还宣布拒绝与美国恢复任何形式的核谈判。
这次美军精心策划的空袭并未达到特朗普预期的效果,伊朗依然有能力继续推进其核计划。尽管特朗普威胁称,若伊朗不停止铀浓缩,可能会再次发动轰炸,但美国和以色列都无法确切掌握伊朗浓缩铀的转移情况,既然找不到目标,又怎能实施有效打击呢?特朗普的这一番威胁,实际上更多是为了迫使伊朗重回谈判桌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促使伊朗坐下来与自己谈判。如果伊朗拒绝谈判,特朗普就威胁继续施压。
除了言辞上的强硬,特朗普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,为了促使伊朗重回谈判,他提议提供300亿美元的投资,支持伊朗发展民用核设施。伊朗多年来遭受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,经济陷入困境,300亿美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。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特朗普作出的极大让步,但实际上,这个提议隐藏着特朗普的一个深思熟虑的离间计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这300亿美元并不是美国政府直接提供的,而是通过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,包括卡塔尔和沙特等国家出资。美国在轰炸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后,伊朗曾威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,而这个海峡是中东石油出口的关键通道。伊朗的这一威胁引发了石油出口国的不满,尤其是沙特和卡塔尔等国的反应极为强烈。
随着特朗普提议由沙特、卡塔尔等国家提供资金,形势变得更加复杂。伊朗和这些国家本就有许多矛盾和摩擦,特朗普的举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伊朗与沙特、卡塔尔等国的裂痕。如果伊朗失去了这些中东国家的支持,它将成为中东的“孤岛”,届时美国想要如何操控就如何操控。不得不说,特朗普这一离间计实在是深思熟虑,巧妙地利用了各方的利益矛盾,让伊朗陷入更为孤立的局面。接下来,关键将是伊朗如何应对这一局面,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