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国际形势可谓瞬息万变,几小时前的新闻信息很可能很快就会过时。就在我上一篇分析特朗普是否在伊以达成停火协议一事中,表达了对其真实性的疑虑时,发布后没多久便被伊朗外交部长当面驳斥为不实言论。6月23日傍晚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,伊朗与以色列已经就停火达成协议,并详细列出了一个“24小时分阶段停火”的时间表。然而,几小时后,伊朗外长阿卜杜拉赫曼·阿拉格齐便否认了这一消息,明确表示“所谓的停火协议只是美国的挑衅手段,伊朗与以色列根本没有达成任何协议。”这场由特朗普自编自导的停火戏码赣州达慧,不仅让他昔日严厉批判“假新闻”的立场显得可笑,也让他自己成为了虚假信息的传播源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尽管伊朗否认有任何协议,但他们却释放了一个关键信号:若以色列真的停火,伊朗也愿意同步停止军事行动。特朗普的停火声明,最终将他推向了他曾最为厌恶的境地。
特朗普所发布的停火声明无疑十分荒谬。他详细描述了所谓的停火流程:伊朗先停火12小时,接着以色列停火12小时,最终在24小时内结束冲突。为了配合这一荒诞的声明,路透社迅速发布了“伊朗官员同意该方案”的报道,似乎一切都已尘埃落定。然而回过头来看,路透社显然已经成为美国的信息工具。事实证明,这一声明漏洞百出。白宫没有发表任何正式声明,以色列政府保持沉默,而伊朗议会却曾通过强硬的提案,要求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。当伊朗外长公开指责特朗普的声明为“挑衅”,特朗普的形象也彻底崩塌。值得注意的是,卡塔尔在这场风波中扮演了一个微妙的双面角色。尽管这个国家的美军基地刚被伊朗导弹攻击过,但卡塔尔一方面展示了拦截19枚导弹的“成功案例”,另一方面又积极作为美伊之间的沟通桥梁。更为微妙的是,伊朗早在袭击之前便提前通知了美国,避免无辜伤亡,暴露了两国之间的某种“默契”,这种“表演式报复”或许是为了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。
展开剩余70%特朗普所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名为“真实社交”(Truth Social),最初的目标是批判主流媒体传播“假新闻”。然而如今,这个平台反倒成了他自己散布虚假信息的核心工具。就在他宣布停火的同一天,他在该平台上愤怒地斥责CNN报道美军未能完全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新闻为“假新闻”,甚至连著名主播安德森·库珀的名字都错称为“艾莉森”。这种一边散播虚假信息、一边攻击媒体求真之举,正是他曾经抨击的“假新闻套路”。更为讽刺的是,他的政策摇摆不定。6月21日特朗普在袭击伊朗核设施前,仅通知了共和党高层,民主党领导人完全被蒙在鼓里;而仅仅两天后,他又虚构了所谓的停火协议。这种朝令夕改的决策风格,已经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了外交信用。
伊朗与特朗普的困境,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解决的出口,尽管特朗普的停火协议被否认,伊朗却依然渴望结束这场冲突。伊朗袭击卡塔尔美军基地时,特意选择了远离居民区的目标,并强调要与卡塔尔保持友好关系,这种克制的行为也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。伊朗与以色列停火的核心分歧在于停火的条件。伊朗坚决要求“以色列必须先全面停火”,而以色列则要求伊朗“彻底弃核”作为前提。这个僵局在日内瓦的会谈中暴露得淋漓尽致,英法德三国试图斡旋,但既不敢谴责以色列,也无力承诺解除制裁。与此同时,经济压力也在逼迫伊朗。伊朗的石油出口受到严重影响,而石油一直是其经济的命脉。如果冲突持续下去,伊朗剩余的三周导弹库存将会耗尽,届时伊朗将面临更加被动的局面。特朗普在国内的境况比中东的局势更加凶险。他的支持率在执政百日之际跌至历史最低点——仅为39%。全美国因其“生日大阅兵”而爆发“不要国王”的抗议浪潮,数百万人上街呼喊“弹劾”。在这样的压力下,特朗普急需一场“外交胜利”来转移国内民众的关注。然而,军事选项几乎被排除。沙特领导的21个阿拉伯国家公开声明拒绝允许美军使用其基地来攻击伊朗,法国总统马克龙在G7峰会上当众拆台:“用炸弹换政权?看看伊拉克的乱局!”曾经依赖的盟友体系已经四分五裂。更讽刺的是,这种权力的反噬似乎让特朗普陷入了与拜登类似的困境:既不能大规模开战,又不敢向伊朗示弱。唯一的解决之道或许是在“中国方案”中找到突破口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提出的“双暂停”方案赣州达慧,即以色列停空袭、伊朗冻结核活动,为双方提供了一个体面的台阶。这种平衡智慧超越了美国“最后通牒”的霸权逻辑,突显了多边机制的价值。
中国在这场停火努力中扮演的角色也相当关键。埃及牵头的21国声明获得中国的大力支持,形成了对美国的道义压力。同时,伊斯兰合作组织57国也在酝酿联合声明,一旦发布,将会覆盖全球13亿穆斯林的声音。这些努力无疑比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“推特停火”更具实质性影响。
从经济层面来看,沙特和阿联酋的双重策略也显示了其重要的战略意义。沙特一方面协助美军进行防御,另一方面则将石油人民币结算比例提高至28%,挑战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。这一系列变化,意味着中东新的秩序正在硝烟中逐渐形成。
最终,特朗普无论如何,也未能逃脱他自己所批判的境地——成为虚假新闻的最大制造者。原来,他讨厌的并非“假新闻”本身,而是那些对他不利的假新闻。所有的背后,终究是利益驱动的游戏。讽刺的是,在他的谎言背后,确实隐藏着一丝真实:伊朗确实渴望停火,以色列也承受不起长期消耗的代价,特朗普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了一丝“准确”的预判。然而,是否会真正停火,依然是个未知数。
以色列虽然承受不起长期消耗,但就像中国古话所说:“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。”只要伊朗不愿放弃核设施,内塔尼亚胡就不可能同意停火。事实上,伊以冲突的开端就是内塔尼亚胡执意发起的对伊朗的军事打击。以色列政府始终试图将美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,因此不太可能轻易放弃停火,而让美国独自脱身。至于是否会按照伊朗提供的台阶停火,除了内塔尼亚胡,谁也无法预测。
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,记得关注我赣州达慧,成为铁粉,这样你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新文章推送。
发布于:天津市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